[第8课]
马岩松:山水城市
在当代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,对自然、历史和人文的忽略,导致我们将现代化进程与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环境误读为一对矛盾。人们热爱并痛恨着城市。然而面对未来,我们能否创造出一种新的城市,它将城市的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,关乎人性与情感。
[第16课]
马良:我们如何不怕失败坚持理想
“理想主义是一个特别天真的状态,它一定会面对的就是幻灭,如果不幻灭就不是理想主义了。”艺术家及摄影师马良在方所,分享他的创作经验,谈如何坚持理想,直面“幻灭”。
马良:艺术家,中国当代观念摄影师,2012年「移动照相馆」艺术项目的发起人。70 年代初生于上海的一个戏剧世家,自幼学习绘画,现在专门从事艺术创作。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艺术空间展出。曾荣获多项世界摄影大奖。2012年出版《坦白书》。
播放中
[第20课]陈丹青:文学与读书
在《文学回忆录》出版之际,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陈丹青在方所,回顾1989年至1994年期间,木心先生在纽约的“世界文学史讲座”,谈文学与读书的关系。
陈丹青:1953年生于上海,著名油画家、作家。2000年回国,任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,2007年卸去教职。其间,因辞职事件及公开批评教育现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成为舆论一时焦点,更被媒体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知识分子之一。除了教育,他对城市、影像、传媒等文化领域的诸多现象亦有独到见解和批评。著有《纽约琐记》《多余的素材》《退步集》《退步集续编》《荒废集》《外国音乐在外国》《笑谈大先生》《归国十年》等。
[第24课]
侯瀚如:自治区
在时代美术馆的展览“自治区”中,国际知名策展人侯瀚如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6组艺术家,以多元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关于“自治”的想法,探讨艺术性的想象、语言与机制在当今社会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。
侯瀚如:国际知名策展人,艺术批评家。 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。1990年及2006年先后移居法国和美国。2006至2012年期间,担任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展览与公共项目总监、展览研究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。曾参与策划多项国际展览,包括:威尼斯双年展、约翰内斯堡双年展、光州双年展、伊斯坦布尔双年展、里昂双年展、地拉那双年展、上海双年展、广州三年展等。目前正在进行第五届奥克兰三年展的策展工作。